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精神,充分发挥“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在党建联建、教育服务、实践育人等方面的引领作用,3月31日,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学教师党支部何毅老师带领致知党支部学生党员赴千灵山开展“寻迹千灵山”生态行主题党日活动。本次活动将基层党组织建设与生态文明教育、科研实践深度融合。活动中,师生通过样本采集、数据记录等方式,加深对生态多样性的认识,厚植生态环保意识。通过本次活动,不仅强化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也为学生提供了沉浸式思政与科研实践体验,取得了显著的育人成效。
第一程 山门启•“双带头人”解锁生态密码
清晨的千灵山北门,薄雾中党旗格外鲜红。在“双带头人”何毅老师带领下,师生党员以“发现一个物种、解析一个基因、感悟一种精神”为指引,正式开启生态征程。
刚踏上入口石阶,何毅老师便驻足,指向岩缝中一簇紫色小花:“这是细距堇菜,北京早春的常见物种,我们今天应该还会发现同属的其他种类,可以帮助我们完善这一地区的本底生物多样性资料。”
当发现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槭叶铁线莲时,何毅老师现场开设“悬崖上的党课”:“这种植物是我们今天调查的重点,作为以北京地区为核心分布地的物种,早春盛开的它最能代表北京特色。扎根贫瘠的峭壁却能凌寒开出绚丽的花朵,这也反映了其独特的生态位和对环境的适应。对于咱们做科研也是如此,找到自己合适的兴趣点,不必盲从随大流,也能开花结果。”
第二程 绝壁处•“强国行”锻造科研尖兵
行至半山腰的悬崖观测点,同学们化身“生态侦探”,合作展开槭叶铁线莲种群数量和分布的调查,面对陡峭的岩壁,同学们分工协作、密切配合——有的负责定位记录,有的进行数量统计,还有的专注生境分析,将调查现场转化为践行生态理念的活力课堂。
在“听松亭”休整期间,同学们纷纷踊跃展示自己沿途精心记录的物种分布图谱,并分享考察过程中的所思所感。现场氛围热烈,一场激烈的“生态研讨会”也随之展开。大家的讨论话题从槭叶铁线莲的保护现状等学术议题,逐渐延伸到支部共建长效机制的建立,为后续生态保护工作出谋划策。
第三程 归途记·“党建+科研”绘就长效机制
下午2时,队伍井然有序地自千灵山南门踏上返程之路。尽管经过一上午的攀登与实践,全体党员同志依然精神抖擞、热情洋溢。在返程途中,大家自发组成学习小组,沿着绿荫掩映的山间小径,热烈交流着考察收获,探讨如何将今日所见所悟切实转化为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行动,为守护绿水青山贡献自己的力量。
结语
春日暖阳下,千灵山主峰巍然挺立,漫山新绿与繁花相映成辉。回望这片生态沃土,党员同志们的身影已深深融入这方山水——他们用专业仪器记录下的每一组数据,用镜头定格的每一帧影像,都凝聚着新时代共产党员的生态担当。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实施的背景下,生态系师生将持续以“双带头人”机制为驱动,推动“强国行”活动向更广阔的区域拓展,让“党建红”与“生态绿”在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道路上相互辉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