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前身是创办于1904年的京师大学堂博物系,1923年更名为生物学系,是我国高等学校中最早建立的生物系之一,1998年扩展为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涌现出秉志、俞德浚、刘瑞玉、王文采、汪堃仁、孙儒泳、郑光美、李蓬等8位毕业生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晓东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经过汪堃仁、孙儒泳、郑光美、薛绍白、王永潮、柳惠图和徐汝梅等一批国内外知名学者几十年的严谨治学和艰苦创业,以及一大批中青年学者奋发努力,学院软、硬件办学条件显著提升,教育与科研业绩显著,事业发展蓬勃。
学院历经百余年的发展与壮大,建立了科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卓越地位,已成为我国生命科学科技创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学院为"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和"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单位,以及"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单位。
学院下设生物系和生态系,生物学为首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生态学入选国家一流学科,生物学被列为北京市一级重点学科。学院现有东北虎豹生物多样性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细胞增殖及调控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抗性基因资源与分子发育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基因工程药物及生物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生态服务产业规划与设计北京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保护生态学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东北虎豹监测与研究中心等8个专门性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及高层次人才培养机构。
学院师资队伍力量精良,拥有一批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其中,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8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3人,QR青年项目入选者4人,WR青年拔尖人才入选者2人,跨世纪与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7人,北京市名师5人,北京市优秀教师3人,聘任国外教授2人,构成了一支学科结构合理、梯队结构优化、学术氛围和谐、创新性强、团结相融的师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