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提高支部成员思想素质和专业素养,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激励党员干部从党的光辉历程中汲取奋进力量,求实党支部于2025年3月27日在生命科学学院129组织开展《苦难辉煌》读书分享会。党支部成员齐聚一堂,共读经典,感悟信仰力量,砥砺初心使命。支部全体成员利用课外时间开展读书自学,以党小组为单位进行分享交流。
《苦难辉煌》是金一南将军创作的党史力作,全景式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长征胜利的艰苦卓绝历程。书中以详实的史料、生动的笔触,揭示了早期共产党人在内忧外患中如何坚守信仰、浴血奋斗,最终带领中国革命走向辉煌。作品深刻阐释了“苦难铸就辉煌”的精神内核,被誉为“读懂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经典读本,激励后人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第一章《地火——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第三党小组廉淇同志以"三个历史之问"为主线,深刻阐释了中国共产党在白色恐怖中生存的奥秘。通过剖析"孙中山的困惑""钢铁斯大林"及"谁人看毛泽东",揭示红色政权存在的关键: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实事求是、坚守人民立场。他分享的金句"共产党人用鲜血写就的篇章,永远闪耀真理的光芒",彰显了信仰的力量。历史风烟虽逝,但共产党人的精神火种永不熄灭。
第二章《东方之梦》
第二篇章领读由来自第二党小组的郝子琪同志进行了分享。郝子琪同志对比了中日近代化进程:两国文化同源,但面对西方冲击,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全盘西化,最终走向军国主义;中国则经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五四运动,逐步结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找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关键差异在于改革路径——日本激进西化导致传统断裂,中国坚持“中体西用”的渐进融合。历史表明,现代化需平衡开放与传统,避免极端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这一智慧的体现。
第三章《岩浆》
第三篇章领读由来自第四党小组的王晴同志进行了分享。王晴同志在内容概述及书摘部分,通过对比毛泽东、列宁和蒋介石,指出毛泽东和列宁不仅具备坚定的意志,还提供了深刻的思想,而蒋介石虽有坚定意志,但缺乏对中国社会问题的深层思考。在历史背景部分,通过图片详细描写了当时国内外的历史背景,在个人感悟部分,引用了习近平关于学史的重要论述,强调明理、增信、崇德、力行的重要性,指出当代青年应从党史学习中汲取力量,勇于创新,实学实干,肩负起时代重任。整体而言,通过对书中内容的深入解读,结合历史背景和个人感悟,展现了对领袖思想、政党发展以及青年使命的深刻思考。
第四章《“围剿”》
第四篇章领读由来自第一党小组的温佳儒同志进行了分享。从国共两党间进行的多次“围剿与反围剿”战役中,两党的理念、路线甚至最终结局的不同都可见一斑。国民党战术保守、脱离百姓、穷兵黩武,而共产党战术灵活、进退自如、立足群众,同时还吸收了苏联红军的先进经验,并破解了国民党军队落后的碉堡战术,这为红军的顺利转进及最终胜利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最后,在四个党小组分享完后,支部组织成员们自由交流分享。大家都积极与身边的同志交流自己的感悟感想。大家一致认为,《苦难辉煌》没有教科书的生硬,却有教科书的准确;没有纯史料的枯燥,却有着真实历史的感人,从书中看到了新时代的我们也应拥有的、正面积极的元素。同时书中多次出现了国内其他势力以及国际势力的视角,也为我们审视当今时代的政治局势提供了新的观点。无论从历史还是从政治角度,《苦难辉煌》都值得我们反复品读。
《苦难辉煌》不仅是一部党史著作,更是一部激励人心的精神史诗,深刻揭示了“信仰的力量”和“实践的真谛”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苦难辉煌》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本次读书会不仅是一次思想的洗礼,更是一次行动的动员。让我们铭记历史、传承精神,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