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学院首页北京师范大学首页
生命科学学院
首页» 党建之窗» 支部风采
详细信息
【立身行道】立身党支部顺利开展第九期“立身说”红色文化分享活动
    2025-01-16  浏览次数:

2024年12月,立身党支部彭朝勇同志于生地楼129开展本学期第九期 “立身说”红色文化分享活动,介绍了中国四大卫星发射中心之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中心选址与成昆铁路

中国四大卫星发射中心之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始建时间为1970年12月,位于川西南西昌市。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发射场建在大凉山深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境内。选址于此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01国际形势

从当时的国际形势来看,中苏关系恶化,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党中央、毛主席作出酒泉靶场要逐步搬家的战略部署,随后相关科研专家开始了在全国大范围的选址。

02地理优势

从地理优越性看,这里地处中国腹地,又在大山深处,建在此处利于保密。其次这里的纬度较低,用同样的燃料可以发射质量更大、轨道更高的卫星。


03成昆铁路

这里不得不提到另外一项国家工程——成昆铁路,为了打通沿线的煤炭、钢铁基地,连接多个少数民族,成昆铁路建设方案没有选择备受苏联专家推崇的中线方案,而是开启了“困难模式”,选择了里程最长、地势最险峻的西线方案。

1970年7月1日,成昆铁路在西昌举行通车典礼,年底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组建,这条线路的开建,为运输火箭提供了更多可能,体现了党中央的深谋远虑。


卓越贡献

西昌发射场是我国现有4个航天发射场中,发射卫星次数最多的发射场,发射次数占我国卫星发射总数43%,创造了中国航天发射史上多个第一。

01助力中国航天走向高轨

1984年4月8日,东方红二号通信试验卫星在西昌发射成功,这标志着中国首次征服了36000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中国航天从西昌走向高轨。

02助力中国航天走向世界

1984年,在执行完首颗通信试验卫星发射任务后不久,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就正式对外公开,成为我国首个对外开放的发射场。1990年4月7日,圆满完成我国首次承揽的对外商业卫星发射任务“亚洲一号”,标志着中国航天从此走向世界。

03圆了中华民族千年奔月梦

2007年10月24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实施“零窗口”发射嫦娥一号卫星,圆了中华民族千年奔月梦,中国航天也从这里开启了深空探测的新长征。2019年1月3日,从西昌完美出征的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软着陆月球背面,成为人类首个月背软着陆的探测器。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自1970年组建以来,一次又一次创造中国奇迹,在中国航天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成功属于过去,开放续写辉煌。站在新时代的新起点,西昌航天人正以艰苦奋斗、求实创新、团结奉献的精神,让中国航天走向世界的脚步更加坚实、有力!

至此,本次“立身说”红色文化分享活动圆满结束!

 

生态学研究所 | 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 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 生物化学与生物技术研究所 | 动植物标本馆 | 生物学通报期刊社 | 北京猛禽救助中心
版权所有: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地址:中国 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    邮编:100875   进入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