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感受中国科学家形象、学习与弘扬科学家精神、深入领悟习近平新时代科技创新思想,2024年11月16日上午,来自生命科学学院励学党支部的十余名同学齐聚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共同参与“薪火相传:中国科技的脊梁“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参观活动。
挖掘一段历史
“筚路蓝缕,继往开来”
2019年6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要求建设科学家博物馆。2021年9月,科学家精神进入党中央批准的46个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经国务院批准,中国科协联合中组部等11部委共同组织实施“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先后启动674位科学家的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作,获得实物原件资料14.7万件、数字化资料34.5万件、视频资料47万分钟、音频资料56万分钟,涵盖了中国科学家在学术成长过程中的书信、手稿、科学仪器、著作、音视频和记录中国科技发展重大事件的文献史料,累计出版科学家传记和口述自传160余册。该工程也创立了国内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类型最广泛的科学家珍贵历史资料收藏工程库,举办主题展览和全国巡展160余场次,覆盖所有省(区、市)和港澳地区,在全社会尤其是科技界产生了广泛影响,为中国科学家博物馆的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藏品资源和扎实的工作基础。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的建立是为了纪念在中国科技发展史上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表彰他们的杰出成就。它位于北京奥林匹克文化结合区,集“采集、馆藏、研究、展示、教育、宣传”功能为一体,致力于展示中国科学家形象、弘扬科学家精神、打造科技工作者的精神殿堂。同时,它的建造也是为了响应国家政策,填补国内外在此类博物馆方面的空白,并促进社会形成尊重科学、崇尚创新的良好氛围。通过集中展示科学家的群体形象和对国家发展的巨大贡献,该博物馆也成为了科学家精神教育的重要基地。
寻找一个人物
“花甲痴翁,志探龙宫,惊涛骇浪,乐在其中”
黄旭华,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1924年出生于广东省海丰县。他的一生几乎与中国核潜艇的研制历程紧密相连,为中国核潜艇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黄旭华年轻时,正值国家动荡不安、民族危亡之际。他怀揣着科技报国的理想,毅然选择了船舶制造专业,立志要为国家的国防事业贡献力量。1958年,中国决定启动核潜艇研制工程,黄旭华被选中参与这一国家绝密项目。从此,他隐姓埋名,与同事们一起,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开始了核潜艇的研制工作。
在那个年代,中国没有核潜艇,也没有任何可供参考的资料。黄旭华和他的团队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从零开始摸索。他们克服了技术、材料、设备等多方面的困难,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改进,终于在1970年成功研制出了中国第一艘核潜艇,并顺利下水。这一成就不仅填补了中国在核潜艇领域的空白,也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的国防实力和国际地位。然而,黄旭华和他的团队在研制核潜艇的过程中,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他们长期在封闭的环境中工作,与家人隔绝,甚至无法透露自己的工作内容和身份。黄旭华本人也多次面临生死考验,但他始终坚守在科研一线,为核潜艇的研制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和精力。
除了科研成就外,黄旭华还非常注重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他深知,一个优秀的科研团队是科研成功的关键。因此,他始终注重培养年轻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鼓励他们敢于挑战权威、勇于探索未知。在他的带领下,中国核潜艇研制团队逐渐成长为一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研队伍。
黄旭华院士的一生都在为中国科技事业奋斗。他的故事不仅是一段科研传奇,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科学家精神——忠诚报国、无私奉献、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他的事迹将永远激励着后人为中国科技的腾飞而努力奋斗。
分享一段故事
“肝胆相照济苍生”
吴孟超是我国著名肝胆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肝脏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肝脏外科之父”。他是我国肝脏外科事业的重要推动者,成功完成我国第一例肝脏外科手术,创立了肝脏“五叶四段”理论,使我国肝癌手术成功率从不到50%提高到90%以上。他的贡献不仅对于中国科技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为后来的科学家树立了榜样。
从医78载,他先后完成16000多台手术,成功救治20000多名患者,先后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奖励近40项和各种荣誉30多项。吴孟超的一生,是与死神较量,为生命护航的传奇。在那16000多例手术的背后,每一例都是他对精湛医术的追求与对患者深切关爱的结合。他曾为一名仅4个月大的婴儿成功实施复杂肝脏手术,面对如此微小的生命,吴老以超乎常人的耐心和细腻,完成了这项几乎不可能的任务,让孩子重新拥抱健康。这一壮举,仅仅是吴孟超无数感人故事中的冰山一角。
上世纪60年代,吴孟超主刀完成中国第一例肝癌中叶切除手术,成为中国肝胆外科史上一个划时代的转折点。在之后的半个多世纪中,他创造了数不清的医学奇迹,打破了许多项世界纪录:切除重达18公斤的肝海绵状血管瘤,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肝海绵状血管瘤;为4个月的女婴切除肝母细胞瘤,打破了肝脏手术最小患者年龄的世界纪录;接受他手术的肝癌患者最长已经存活了45年,同样创造了世界纪录。2011年3月30日,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正式致函:“88岁的吴孟超,在2010年1年内主刀完成190台肝肿瘤切除手术,创造了外科医生年龄最大还坚持经常做手术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在吴孟超看来,患者的福祉高于一切。他坚持认为,医生应站在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力求用最简单、最经济、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减轻患者负担。他说:“疾病在折磨人,我们不能在诊费上再给病人增加负担,能为病人节约一点就节约一点。”细微之处见真情,这生动体现在吴孟超的潜意识里,始终把病人的生命健康看比天大。
吴孟超先生的精神如同一座灯塔,指引着后来者前行的方向。在当今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更需铭记他的事迹,让这份仁爱之光不仅照亮医学殿堂,也温暖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拍摄一张照片
“以吾人数十年必死之生命,立国家亿万年不死之根基,其价值之重可知”
该照片展示的是中国科学家博物馆的“告别铅与火”展览的部分内容。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的“告别铅与火”展览,围绕我国著名计算机科学家王选院士的生平事迹和贡献展开。展览以王选投身“748工程”的创新实践为主线,展现了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后中国印刷技术第二次革命的光辉历程, 通过“投身科学”“印刷革命”“顶天立地”“甘为人梯”“大家风范”“深切怀念”六部分,利用50余件展品、120余幅史料图片,生动呈现了王选为祖国和人民无私奉献、不懈奋斗的一生。王选带领科研团队成功研制出世界领先的汉字信息处理与激光照排系统,攻克了汉字在计算机中的存储、处理和输出等难题,掀起了中国印刷业“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的技术革命。
“告别铅与火——王选生平事迹展”纪念了王选院士的卓越贡献,他作为汉字信息处理与激光照排技术的发明人,对中国印刷业的技术革命起到了关键作用。 同时也传承了科学家精神,弘扬了王选院士无私奉献、不懈奋斗的品格,以及他在科研道路上的创新精神。此外,展馆中有体验活字印刷术以及激光牌字印刷术的技术,可以让更多人了解中国印刷技术的发展历程,特别是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后中国印刷技术的第二次革命。
留下一份感悟
2024年11月16日,我跟随着励学党支部的同志们的脚步,一同来到了中国科学家博物馆,瞻仰中国科学的发展历程和科学家们的伟大事迹。我们一同观看了影片“中华科技文明展”。影片分为三个部分:上善若水、泽积而长和奋楫扬帆。分别从古代史、近代史和现代史三个角度对中国的科学发展历程进行讲解。观看完影片,我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开创性的民族,从古代开始,数学、中草药学、天文学等多种自然科学齐头并进,到近代仁人志士为挽救民族危亡争先开创民族企业、出国留学。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积极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不断壮大科技人才队伍,充分释放创新活力,统筹强化核心技术攻关。相信在不久后的未来,会有更多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光彩!
——孙沛钲
我作为励学党支部的一员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观看了“中华科技文明展”。影片分上善若水、泽积而长和奋楫扬帆三部分,按照时间线给观众展示了中国的科技发展线。只管前路,无问西东,中国科技是从无到有、从追赶到超越、从模仿到创新的伟大飞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有了科学技术,一个国家才能真正意义上地稳步发展。在影片中,我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各个时代中科技工作者的匠心。士大夫有着“不为良相,即为良医”的家国情怀,他们将个人的前途与国家的兴衰紧密交织,直面未知,毫无惧色,凭借着人定胜天的豪迈信念去勇攀科学高峰,凭借着非凡的智慧与坚韧的毅力推动着科学的巨轮滚滚向前,推动着中国不断发展。
——胡佳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