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学院首页北京师范大学首页
生命科学学院
首页» 党建之窗» 支部风采
详细信息
【格致明德】“探访大钊故居,传承红色火种”—— 格致党支部顺利举办第三期“格致行”实践活动
    2025-06-24  浏览次数:

2025年6月22日,格致党支部组织参观李大钊故居,开展红色实践活动。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活动的重要见证地,李大钊故居承载着传播马克思主义、孕育革命火种的厚重历史意义。此次活动旨在让支部成员深入了解李大钊同志为革命事业奋斗的光辉历程,汲取信仰力量,传承红色基因,为党建工作注入精神动能。



抵达故居后,同志们有序参观南北院落与专题展览。从布局规整的故居建筑,到详实陈列的史料文物,大家跟随讲解,回溯李大钊同志传播马克思主义、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的峥嵘岁月,深刻领会他为民族解放事业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参观过程中,党员们在李大钊书房、办公区等复原场景前驻足,透过旧物与史料,遥想先辈当年为革命奔走、为信仰坚守的身影。在专题展览区,聚焦“播火者 —— 李大钊革命思想与实践” 主题,深入了解他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开创性贡献,以及对中国共产党创建与革命实践的深远影响。



参观结束后,支部成员积极交流感悟。大家纷纷表示,要传承李大钊同志的革命精神,将信仰之力转化为实干动力,在本职岗位上践行初心使命,让红色火种在新时代持续燃烧,为支部发展与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活动感想

王若涵:参观李大钊故居,我深受震撼。先辈在艰苦环境中,为传播马克思主义、建党救亡披荆斩棘。他短暂却辉煌的一生,是对信仰的极致坚守。作为入党积极分子,我更需要传承这份精神,以先辈为镜,在新时代勇担使命,让红色基因永续传承,让信仰之火照亮前行路。

房文馨:站在李大钊先生朴素的故居前,我深深感受到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青砖灰瓦间,没有奢华的装饰,只有简朴的书桌和油灯,却仿佛能看见他当年伏案疾书、为理想燃烧的身影。这里既是温暖的家,也是革命的摇篮——他与夫人赵纫兰相濡以沫的爱情,与追求真理的赤诚,在这方寸之地交融。最朴素的居所,孕育了最崇高的理想。离开展馆时,那句"铁肩担道义"在心头回响:真正的伟大,从来不需要金玉其外。

展科迪:走进李大钊故居,那古朴的建筑和陈列的旧物,瞬间将我拉回了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

李大钊,这位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以“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为座右铭,为民族解放事业奉献了一生。在那个风雨如晦的时代,他率先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积极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为中国革命点亮了希望的火种。

故居里,他的生活陈设简单朴素,与他为革命事业投入的巨大热情和精力形成鲜明对比。他虽有丰厚的收入,却将大部分用于党的活动经费和接济同志、贫苦青年,自己和家人却过着清苦的日子。他对革命理想的坚定追求,对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对个人得失的淡然处之,无不令我动容。

走出故居,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李大钊先生用生命诠释了信仰的力量,他的精神如同一座不朽的丰碑,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与繁荣,传承先辈的精神,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荣耀宇:探寻红色足迹,走进李大钊故居,一种庄严肃穆之感扑面而来。我看着那简朴的陈设,我不禁想象李大钊先生在此奋笔疾书、探讨革命的场景。他只身前往苏联留学,将马克思主义带到中国,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基础。在那动荡的年代,他以坚定信念和无畏勇气,面对迫害坚守理想。走出故居,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先辈的奉献与牺牲,我辈定当铭记。李大钊等先辈播撒的革命火种,与展品所承载的文明基因一脉相承。在这其中我深刻认识到,传承精神需立足当下,以先辈为镜,在时代征程中续写担当,让信仰之光始终照亮前行之路。

夏兰:参观李大钊故居,我深受震撼。这座简朴的四合院承载着革命先驱的伟大精神,书房里泛黄的书稿和旧式家具仿佛在无声讲述那段峥嵘岁月。站在先生伏案工作的木桌前,我仿佛看见他在昏黄灯下撰写《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的身影。墙上"铁肩担道义"的手迹至今仍散发着磅礴力量,提醒着我们:正是这样的革命者以血肉之躯铺就了民族觉醒之路。临别时院中那株老槐沙沙作响,犹如先生精神在新时代的延续,令人肃然起敬。

黄丹阳:参观李大钊故居,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了思想对共产党建立、新中国成立的重要性。展馆中毛泽东一句“没有马克思主义哪有共产党”可谓醍醐灌顶,我对为何要学习新文化运动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而故居中,李大钊和他的家人使用过的物件述说过去的生活,曾经李大钊同志在这里写下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字句,今日我在这里加深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重温了入党誓词,今后还会有更多人来到这里将这份精神延续下去。

张欣:李大钊同志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走进先生的书房,我仿佛能看到他伏案疾书,用文字点燃革命的火种,正是有了像李大钊先生这样的革命先辈,不畏艰难险阻,为了理想信念不懈奋斗,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肩负着传承红色基因、传播红色薪火的重任。我们要学习好、宣传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革命精神融入到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

程琳:李大钊同志书写过“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著名对联。这幅对联,是他光辉一生的真实写照。为了追求革命真理、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李大钊同志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李大钊同志在曾说过,“真正的解放,不是央求人家‘网开三面’,把我们解放出来,是要靠自己的力量,抗拒冲决,使他们不得不任我们自己解放自己。不是仰赖那权威的恩典,给我们把头上的铁锁解开,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把他打破,从那黑暗的牢狱中,打出一道光明来。”命运的钥匙从不在他人之手,真正的改变必须由我们自己去推动。



此次参观李大钊故居活动,以沉浸式学习让党员们触摸历史、筑牢信仰。期望支部成员能将先辈精神融入日常,传承红色基因,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与担当,让革命先辈的理想之光,照亮新时代奋进之路。

 

生态学研究所 | 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 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 生物化学与生物技术研究所 | 动植物标本馆 | 生物学通报期刊社 | 北京猛禽救助中心
版权所有: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地址:中国 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    邮编:100875   进入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