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951年,在北京师范大学生物学学习,1951年毕业。提前半年留教任助教。1953年入北京俄语学院留苏预备部学习,1954年保送到原苏联国立莫斯科大学生物土壤系研究生,1958年获副博士学位回国。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师。1978年任副教授,1984年任教授。 1986年为博士生导师。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生态学会第三届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生态学科评审组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理科生物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北京市政府水产科技顾问团成员,《生态学报》和《兽类学报》副主编,《动物学报》和《动物学研究》编委,美国《生理动物学》(Physiological Zoology)编委。曾任兰州大学干旱农业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虫鼠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师范院校科技教育顾问。
■孙儒泳:Geographic variation of some eco-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icrotus arvalis and Clethrionomus glariolus in Moscow region. (in Russian )。 Thesis of Moscow State University. 部分译文见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报),1959, 1962.
■孙儒泳、方喜叶等:柴河林区小啮齿类的生态学。Ⅰ. 生态区系和数量季节消长。动物学报,14(1):21-36, 1962。
■孙儒泳、方喜叶等:柴河林区小啮齿类的生态学。Ⅱ. 垂直分布。 动物学报14(2):165-173, 1962。
■孙儒泳:对以耗氧量作为化学体温调节强度指标的意见。动物学报,15(1):44-48,1963。
■孙儒泳、黄铁华:褐家鼠和社鼠耗氧量研究中方差分析的应用。动物学报, 19(3):282-292, 1973。
■孙儒泳,(2001)《动物生态学原理》(第三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