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日至3日,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成功举办 2025年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本次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高校的优秀学子踊跃参与,通过专题讲座、科研平台参观、师生互动交流等系列活动,全面展示了学院在生物学、生态学学科领域的建设成果与科研实力,为青年学子搭建了学术交流平台。
7月1日晚间报到后,夏令营营员见面交流会顺利举行。张俊杰教授、王友军教授就夏令营日程安排、活动要求进行详细说明,并围绕本科生深造路径、学术发展规划等主题,结合自身丰富的教学与科研经验,与营员深入探讨当前高等教育背景下,生命科学领域本科生深造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针对营员提出的问题逐一进行专业解答,为后续活动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7月2日上午,夏令营开营仪式正式启动。生命科学学院窦非院长在开营致辞中,以详实的历史资料,系统回顾了学院自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重点展示学院在学科建设、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学院近年来承担多项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产出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成果。随后,张俊杰、邓文洪两位教授分别从生物学、生态学角度,介绍了两个学科发展情况、师资力量和前沿研究。孙林副院长通过典型科研案例,对学院实验技术中心平台的设备功能、技术服务能力及其在科研攻关中的重要支撑作用进行了全面介绍。当日,全体营员实地参观学院科研平台与标本馆,在参观过程中,营员与科研团队成员积极互动,就科研项目、实验技术等内容进行深入交流。
7月2日下午,学术报告环节分学科同步开展。生态学方向,王天明教授以“大型哺乳动物种群动态与生态恐惧行为”为主题,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张姗、滕嘉玲等多位教师分别围绕环境 DNA 技术应用、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解析等新兴领域展开学术分享;胡仪、李雪莹等教师聚焦微生物共生与进化机制;张全国教师探讨实验演化在生物防控中的应用前景;庞尔丽、牛登科等教师则深入解读基因组学研究方法与数据分析策略。每场报告后的互动问答环节,营员踊跃提问,现场学术氛围浓厚。生物学方向,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IDG / 麦戈文脑科学研究院及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的 11 位导师,分别介绍了各自课题组的研究方向、科研进展、实验室条件及人才培养模式。报告内容涵盖基础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突破与临床应用转化等多个层面,引发营员的深入思考与热烈讨论。当晚,生物学方向营员与导师开展一对一交流活动,进一步了解课题组研究细节与学术发展规划。
7月3日上午,营员分组进行参观学习。生态学方向的营员在王红芳老师带领下,参观了生态北京,了解“空天地一体化”虎豹监测平台、生态系统模拟实验室,并通过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物联网监测系统案例,学习卫星遥感与红外相机技术的应用,随后还与生态学导师围绕生态保护、协同演化等议题展开一对一讨论。生物学方向营员在张俊杰老师带领下,前往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进行参观学习,与中心科研骨干进行交流,并实地考察国家蛋白质研究凤凰中心平台,聆听来自3个课题组的专题学术报告,近距离感受前沿生物技术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推动作用。
本次夏令营活动通过多元形式的学术交流与实践体验,帮助优秀大学生系统了解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内容与发展趋势,全面认识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学科特色与科研优势,为营员们的进一步深造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