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学院首页北京师范大学首页
生命科学学院
首页» 新闻资讯» 新闻快讯
详细信息
京师生物学前沿讲座:囊泡运输的新规则与新类型
    2025-03-04  浏览次数:

2025226日,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系、细胞稳态与老年疾病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以及细胞增殖及调控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联合举办了一场题为囊泡运输:新规则与新类型的京师生物学前沿讲座。本次讲座由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副院长贾大教授主讲,苗龙教授主持。本次讲座共到会师生共计55人。

贾大教授是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教授,国家杰青和国家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在生物学领域有着深厚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研究经验。长期致力于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蛋白质组学、斑马鱼与小鼠模型等多种手段的研究,专注于细胞器的动态调控、囊泡运输及相关神经系统疾病的致病机制和治疗手段的开发。贾教授共发表SCI论文60余篇,文章被引用6800余次。

他由两个科研小故事叙述了自己的科研成果。贾教授深入探讨了囊泡运输的新规则与新类型,分享了他在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见解。第一个部分介绍了WDR11复合体作为酸性簇包含(acidic-cluster-containing)货物蛋白的受体这一发现。贾教授比喻细胞就像一个繁忙的城市,需要把不同的包裹(蛋白质)送到正确的地点。WDR11复合体就像是这个快递系统中的一个关键快递员,它负责识别和运送带有特殊标记(我们称之为超酸性簇SAC)的包裹

贾教授实验室用冷冻电子显微镜观察了这个快递员”WDR11复合体的结构,发现它如何识别这些特殊标记的包裹。这些包裹对于细胞内部的工作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于神经元(也就是我们大脑中的神经细胞)的生长和发育。如果这个快递系统出了问题,会导致一些疾病,特别是神经系统的疾病。因此,了解WDR11复合体如何工作,可能帮助找到治疗这些疾病的方法。

第二部分,贾教授讲述了蛋白质β-羟基丁酰化(Kbhb)方面的研究。这一过程是由β-羟基丁酸介导的,与脂肪酸氧化代谢、能量代谢调控等生物学过程密切相关。这种修饰在酮体代谢中与基因转录等有密切联系,并且由于其独特结构,传统的组蛋白reader很难识别组蛋白的Kbhb修饰。β-羟基丁酰化修饰的形成能够激活与饥饿相关的基因,帮助机体适应因饥饿引发的一系列代谢变化。此外,该修饰在多种细胞过程中发挥作用,包括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等。Kbhb修饰在蛋白质的功能性赖氨酸上,可能与生酮饮食对多种人类疾病的治疗作用相关。而在他的研究中发现β-羟基丁酸(BHB)与线粒体囊泡功能有着紧密的联系。

本次讲座吸引了众多师生参加,现场气氛热烈。贾教授的讲解不仅拓宽了听众的学术视野,也激发了大家对生物学研究的热情。讲座结束后,贾教授还与现场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解答了大家提出的问题,进一步加深了大家对囊泡运输研究的理解。


微信图片_20250303121113.jpg


 

生态学研究所 | 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 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 生物化学与生物技术研究所 | 动植物标本馆 | 生物学通报期刊社 | 北京猛禽救助中心
版权所有: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地址:中国 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    邮编:100875   进入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