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学院首页北京师范大学首页
生命科学学院
首页» 学院概况» 院史沿革
1923年国立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

1912年,民国成立,改订学制。京师优级师范学堂改称国立北京高等师范学校,设有国文部、英语部、史地部、理化部、数学部和博物部。学校改革课程和专业体系,扩充学科专业,扩大招生,增加研究科,延聘名师,为高师改大奠定了基础。高师的师生们坚信教育可以兴国,他们恪守校训,关心国事,勤奋攻读,注意品行,在社会上享有良好的声誉。学校开始设立附中附小为教育实习场所。
  1912-1916年,彭世芳任博物部教务主任。彭世芳毕业于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任职期间兼教博物部的植物、日语课程。1917-1919年,陈映璜任博物部教务主任,1919年冬,高师第一任校长陈宝泉赴欧美考察教育,由陈映璜代理校长。陈映璜毕业于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博物部,任职期间兼教人类、动物、生理、日文等课程。1920-1921年,博物部教务主任未见记载,只记有博物部助理员魏崇浚、雍克昌、张起焕。1921-1923年,王烈代理博物部主任,陆费执兼管博物部生物类课程的教学工作。王烈毕业于德国勿兰堡大学地质系。

1912年.jpg
1912年,民国成立,改订学制。京师优级师范学堂改称国立北京高等师范学校


高师西楼.jpg
高师西楼教室外景


高师图书馆.jpg
高师图书馆,藏书居北京各图书馆前列


高师野外.jpg
北京高师时期(1919前后)博物部学生在烟台野外实习

高师校徽.jpg
高师校徽

陈映璜.jpg
博物系教授陈映璜

  1923年7月1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更名为国立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历史上有了第一个师范大学,这是中国教育制度史上的一件大事。高师改大以后,学校的宗旨是:造就师范与中等学校教师及教育行政人员,并研究专门学术。高师改大对中国师资水平的提高和整个国家教育水平的提高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李顺卿.jpg
博物部生物系主任李顺卿


  此时的学制为预科二年,本科四年,同时改学部为系,实行学分制。生物系从博物部独立出来单独设系,这是我国最早设的立生物系之一。1924-1931年,生物系主任为李顺卿。李顺卿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植物学博士。1924年,女子高等师范改称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1931年,北师大、女师大正式合并,称国立北平师范大学。1931-1934年,生物系主任为刘崇乐。刘崇乐毕业于美国康乃尔大学,专攻农学和昆虫学,生物学博士。1934年,郭毓彬任生物系代主任。郭毓彬毕业于美国葛林乃尔大学。1935-1950年,郭毓彬任系主任,他在职期间延聘著名学者来系任教或兼课,大力增添仪器设备,选派年轻教师出外进修,为生物系以后的发展打下一定基础。


国立北师大校门.jpg
国立北京师范大学校门


工作情景.jpg
国立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学生工作情形(1931年)


 

生态学研究所 | 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 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 生物化学与生物技术研究所 | 动植物标本馆 | 生物学通报期刊社 | 北京猛禽救助中心
版权所有: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地址:中国 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    邮编:100875   进入原网站